当前位置:椰树人刊

母亲40岁终圆大学梦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24 作者:技术管理处 韩旻 【字体:

小满过,芒种至,六月七上八下时,又是一年高考季。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高考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也不仅仅是高考这一条路,但无需讳言,高考给了无数莘莘学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的母亲,通过奋斗,终于在她40岁那年圆了大学梦。

1984年8月6日接到“汽车工业管理干部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母亲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她手抚通知书,对我们说“是真的,是真的,我终于圆了大学梦了!”这是一张迟来的大学通知书,只是这一迟,就是整整23年。

母亲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的一个小县城,外公是县城卫生院院长,医术高超,倍受患者的信赖和尊敬,外婆是药剂师,辅佐外公卫生院事务。外公外婆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母亲兄妹7人,个个学习优秀,能歌善舞,是左邻右舍交口称赞的有出息的孩子。1958年,我的大舅、大姨双双考上四川两所名牌大学,母亲考上地区重点高中,一下子三喜临门,成为轰动县城的新闻。时年14岁的母亲暗暗立下誓愿:要以哥哥姐姐为榜样,考上北京的大学,到北京读书去!

谁知造化弄人,1959年外公被莫须有的罪名打为“历史反革命”,含冤入狱。外婆失去了工作,家里的生活一落千丈,昔日人人称赞令人羡慕的好孩子成了反革命家属。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仍然坚持刻苦学习,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1961年的高考,母亲虽然考试成绩是地区第一名,可是因为外公的问题,政审不合格,大学终与母亲失之交臂。

大学梦破碎了,母亲来不及悲天尤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外婆没有了工作,几个弟弟妹妹年纪还小,母亲必须担起家庭的重任。没有选择,17岁的母亲走进了县手工业管理局的招工处。当时县城的手工业,大都是原始劳动的小作坊,有白铁、五金、织布、木器、印刷等。母亲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铁器修配社的打铁炉上。铁器修配社主要承接一些铁器用品的修补和打制锅铲、饭瓢、火钳等产品。母亲这盘炉共3人,师傅负责拿钳、打点锤和淬火等技术活,小师弟负责打大锤、二锤等苦力活。母亲则主要负责生火、加煤、拉风箱,活多时也要负责打打锤。母亲成天戴个草帽、拉着风箱、铲着煤灰,不时还要抡上两锤,一天下来腰酸背痛,鼻子眼睛都是黑的,作为一个17岁的女孩子,可以想象有多难。但每个月13元的工资和33斤的粮票,在那个生活艰苦、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这笔收入对于一个“历史反革命”的家庭有多重要啊,所以再苦再难母亲也要咬紧牙关干下去。

1965年因企业改制,母亲调到了染织社,这里相对铁器修配社规模要大,车间里有几十台铁机织白布,然后拿到染房染成黑、深蓝等颜色。铁机是一种全靠双脚踩动踏板带动机器运转的织布机,劳动强度也很大。那时车间没有环保设施,棉花尘絮漫天飞舞,机器嘈杂震耳欲聋。母亲在这里又呆了12年,工资从每月13元涨到了21元。

从17岁到33岁,母亲的青春岁月就在烟尘满面的铁炉旁、棉絮飘飞的车间里流逝。我和弟弟的相继出生,家庭负担更重了。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母亲被抄过家、挨过斗、游过街,上学习班交代问题,甚至还被点名从舞台上刷下来……大学离母亲生活越来越远,简直就是望尘莫及。但无论在什么境况下,母亲的大学梦始终没有湮灭。她常常翻阅高中课本,背诵诗词、练习习题,表演俄语对话,坚持练习下腰劈叉,习琴唱歌等,企盼有一天这些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些才艺能得到施展。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表演过一段俄语朗诵: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那一刻的母亲,眉眼带光,神采飞扬,想必她是想象着自己正在大学的课堂上对着同学们表演吧!

1977年,母亲得知了湖北省十堰市因新建第二汽车制造厂急需大量后勤服务人员的消息,这消息犹如飓风在母亲心中掀起狂波巨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走出大山,去寻找那能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父亲弟弟的积极奔走下,母亲调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商店,先后在日杂柜、糖果柜做营业员和柜长。

挣脱了往日的藩篱,母亲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商品知识、练习普通话、熟悉进货销售盘存等。她满腔热情地服务每一个顾客,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耐心周到地为他们服务。母亲曾帮助老人把易碎商品送回家、帮助果农遍寻市内所有库房找到所需农药、托人去外地为临危病人捎回所需的菠萝罐头,被顾客称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还自创“一口清”、“一秤准”等服务技能,缩短顾客的等候时间,提升服务质量。由于工作出色,母亲连续三年被评为十堰市劳动模范、两次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工作虽然繁忙,母亲仍然不忘学习。当年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从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母亲,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先在单位里收看完讲座才回家,晚上还要认认真真地背单词做作业。母亲的好学精神也为她日后实现大学梦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3年,母亲调到第二汽车制造厂,担任通用铸锻厂幼儿园园长。当时,“汽车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正在二汽职工中招收大专学员,分脱产二年班和不脱产三年班,年龄截止到40岁。闻此消息,母亲欣喜若狂,这也许是一生中实现大学梦的最后机会了。“人生难得几回搏”,爱拼才会赢。母亲下定决心决不轻言放弃,一定要全力以赴实现梦想。由于母亲刚调到新的单位,工作不能耽误,只能选择报考三年的不脱产班。从得知消息到考试还有4个月的时间,录取考试共四门功课: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综合。母亲找来复习资料,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复习。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支持母亲,开启了“家有考生”的模式。父亲承包了所有的家务,一日三餐变换花样为考生增强营养;我和弟弟乖乖地自觉学习,不让母亲分心。那段时间,母亲一方面要带领幼儿园19名幼师把200名幼儿的教育开展得健康活泼、有声有色,把孩子们的伙食搞得色香俱全、花样百出。另一方面,要利用早、晚、节假日复习功课。经常复习到半夜才休息,有两次甚至累晕倒在办公室,但为了心中的梦想,母亲咬紧牙坚持着。考试结束后,凭着扎实的高中文化功底和多年没有间断地学习,母亲被顺利录取了,终于在40岁圆了大学梦,成为全体学员中年龄最长的老大姐。三年后,母亲以合格的成绩获得大专文凭,实现了二十多年的夙愿(在母亲上大学期间,1986年12月外公被平反)。

回顾母亲终圆大学梦的过程,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母亲以她的行动教育我们“失意莫馁、得势莫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不为命运所左右,不因坎坷而退缩,永远保持对梦想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豁达乐观,坚韧不拔,求知好学、勇往直前,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一定能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




 


联系我们 | 集团邮箱 | 人才招聘 | 企业邮局
椰树集团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41号 信息中心更新维护
电话:0898-66796000-5110 传真:0898-66796000 琼ICP备05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