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椰树人刊

多一点“输出”,会获得更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13 作者:立法传承处 赵旭 【字体:

根据美国的市场和研究机构Fluryy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美国人每人在移动终端上所花费的时间平均达5小时。今年1月份有报告称,美国人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同比增长69%。

最近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类移动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年轻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公众号以及各种移动客户终端的存在,也让我们的大脑开始习惯越来越多的短新闻、碎片化消息、视频和游戏。智能手机的便捷性,使我们甚至在仅有几分钟的碎片时间都能随手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和新闻。

这种每天重复数百次的高频行为,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适应快速和实时反馈行为。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接受大量讯息,海量的碎片化讯息铺天盖地而来。这会导致一种错觉:我们获得了很多。

可实际上,这种高频而海量的“输入”,会有许多不良的后果。比如,我们的注意力聚焦时间越来越短,在进行枯燥的学习或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比如,我们开始经常地提笔忘字,对一件事发表的观点越来越浅显,甚至“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表达,等等。

改变一个坏习惯,就要培养一个好习惯去替代它。

我们每天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大量的输入过程,甚至包括娱乐休闲,也是跟庞大的信息流打交道。这些信息,涌入我们的生活,侵占我们的思想,有的时候,突然会觉得疲惫不堪。

改变,首先要从减少刺激源开始。在投入一项连贯性的学习任务或工作时,关掉手机各类APP的推送通知,尝试关掉微信朋友圈,关掉各种“小红点”的提示等,都可以减少转移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源。

其次,寻找改变坏习惯的替代行为。我查阅了一些科普文章和网友们分享的经验,发现多一些“输出”,会让我们逐渐从“看的很多,获得的却很少”的怪圈中跳脱出来。 

什么是“输出”?

文人读书时在原文上做的批注,翻译版书籍译者的后记,影评人对一部电影的点评,这些都是他们在“咀嚼”原作品的精髓后,加以自己的理解做出的一种反馈和“输出”。这种经过理解、融会和整理归纳而做出的“输出”,能让我们更好更牢固的消化接收到的信息,是一种很好的巩固,甚至可以获得信息本身之外的更多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我们并不情愿写的一项作业——写日记吗?老师告诉我们,记下今天自己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即使只有三五句话也可以,但一定要写下来。学习了新的课文新的诗词,老师会要求朗读或背诵;听到一个童话故事,被要求复述一遍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学而后的“输出”。长期坚持“输出”,对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日常接收各类信息的同时,请尝试多做些有着自己思考的“输出”吧!

比如读完一本书,试着写写读后感。把你读到的关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和你自己的感受想法甚至不同的意见都写出来,无关文采,长短均可。

再如看过一场电影,或哭或笑,试着用笔记下来吧。影片中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哪段背景音乐让你念念不忘,你感受到了导演想要传达的什么观点等等都可以记录下来。

可以是看过一场展览、一场话剧、一场演讲或讲座,甚至从身边听到的一段往事、一个最贴近生活的故事……花上一点时间写下来,不用刻意追求文章笔法、情感润色,你会发现随着你的笔尖,你读过的、看过的那些作品又重新鲜活起来,人物、情节的细节历历在目。作家张佳玮说过,“记住知识最好的办法,是就这话题写篇文章。当你被迫收集大量信息、反复研读、最后理出框架、自己写完后,这些东西也就记住了。”

除了用笔记录,我们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输出”。口述也是一种能有效转化知识点、巩固所得信息的方式。试试给别人介绍一本书、一个作品或者一个故事,用简洁的、日常的、双方能听懂的语言,如果你的表达是有效的,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对所口述的信息记得更加牢固了。另外还有,日常的花销记账,工作中的心得、总结、反馈,甚至养花种草,养一只可爱的宠物,都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输出”

希望现如今被海量信息包围的我们,能多一些“输出”,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过总结归纳和实践,相信这些信息不再是过眼云烟,我们不再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般地去获取,这样才是真正的获得。




 


联系我们 | 集团邮箱 | 人才招聘 | 企业邮局
椰树集团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41号 信息中心更新维护
电话:0898-66796000-5110 传真:0898-66796000 琼ICP备05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