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质量是培育品牌的根本,是提升品牌的基础、核心,也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从中国报告大厅网了解到,截止2020年我国椰子汁市场规模为129亿元,国内椰汁品牌多达900多家。而在这么多的竟品中,唯有椰树牌椰汁独领风骚,走上国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过硬的品质。关于品质的管控,我这里提三点个人看法。
一、品控贵在于决策管理
做好品质管控,管理者要重视质量,善决策懂管理。椰树集团王光兴总裁曾经说过:“我不懂技术,但我可以通过管理调动一切技术力量。”例如通过劳动竟赛、计件工资等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各种技术人才发挥能动作用,确保产品质量。
椰树集团的前身是海口罐头厂,1981年至1985年期间连续五年亏损,换了四任厂长都无法改变现状,导致企业仅差2万元就破产倒闭。直到王光兴总裁临危受命,对海口罐头厂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培析,提出革“一旧三铁”,抓“二破五转”,才一举扭转乾坤。
重奖重罚卡住质量关。重奖那些在生产中卡住质量问题的有功人员,重罚那些在生产中存在管理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人员。针对2018年椰树产品出现一些口感差的质量问题,椰树集团创始人王光兴总裁重奖了敢抓质量罚款曾令敏108万元,提出“实行重罚保质量,就是保饭碗,保饭碗就必须重用敢抓敢管者”,并推行了“凭数据作为硬指标升官发财致富”第三次人事制度改革。这就是王光兴总裁善决策懂管理、让椰树产品品质至高无上的体现。
二、推动技术创新,及时更新落后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
设备是质量的基础,只有设备稳定,质量的状态才正常。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升产品质量。制罐公司底盖车间2013年前主要制盖设备是单冲和双冲制盖冲床,双冲机产能最多达到540个盖/每分钟。工艺流程多,效率低。当时大生产椰汁公司每天的生产任务是380-400万罐/天,底盖车间人员(两班倒)上通宵,每周六正常加班,甚至周日早班人员还要加班,所生产出的盖子才刚好够完成任务。刚产出的盖子没法存放到一定的时间就供应给椰汁公司,工人也在疲劳状态。在这种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溢胶的质量问题。2013年后经技术创新、设备转型,逐步更新换为整张冲制盖设备。单机产能达到1200个盖/分钟,同时增加视频检测实现自动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工艺流程少了裁剪和人工选盖,马口铁的利用率提高了3%。使用电磁炉烘干节省电70%,冲床设计采用龙门冲,冲出来的盖子周边匀称,埋头深度稳定。设备运行稳定,产能增加,确保了库存量充足,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原制罐公司制罐车间S1、S2、S3、S4制罐生产线采用宏邦的传统输罐线,弯来曲去占地面积大,造成空间狭小不利于烘炉维修且输罐过程中易倒罐。有漏涂或焊缝不良的罐子流到检罐点被发现卡住时就已经造成许多个废次品。后来公司通过设备更新整改,采用葛登公司的分罐、立罐链板输送线,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既提高了效率,也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管控。
三、人才在生产品控中的作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对市场和客户的洞察力,是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的差异化优势。只有拥有这样的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制罐公司要抓好产品质量,不仅要靠管理人才,还要靠质量监督人才(质检员)和设备技术人才。每个质检员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懂抓又敢管;要学习工艺标准,得懂哪个是轻伤,哪个是重伤,哪个是致命伤;要敢于测试判断,最终做出决定。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要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想象,凭感觉。
质量要靠管理、技术等方面提高,而不是只靠“死后验尸”的检测,检测只是作为把关的有限手段。技术人员按岗位又分剪铁技术人员、高频技术人员和封口技术人员等。剪铁机人员技术高调整设备正常,裁剪落料稳定符合标准,那么空罐质量可以保证70%。高频和封口人员技术强,经验丰富,比较了解设备的性能,那么出现质量问题的机率就很低。另外,生产过程中,质检员要和机台技术人员做好沟通,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并做好记录,记录要清楚、客观、实事求是。记录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具体追溯,做好质量管控。综上所述,人才对品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